2025年4月2日刮起的特朗普課稅狂風,已經被中國銅墻鐵壁阻擋在太平洋以東,其產生的風暴眼正在廻旋始發地,把美國吹的瑟瑟發抖人仰馬翻!
這是上天的安排美國的國運,到了自行滅亡大廈傾到的氣數,任何人都挽救不了的地步這就是天意!與其說特朗普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倒不如說上天公平懲罰罪有應得!
做買賣做貿易做交易,你買我賣你賣我買雙方滿意,強買強賣強賣強買都不是正道,大不了人家不和你玩不理你,那可就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自討沒趣了!
十天時間,來去太快,加稅失敗,賠本折利,重創美國!
大道理
2025年4月12日10:27:18
4月11日,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方針對美方再次提高對華關稅實施反制答記者問。
記者問:美東時間4月10日,美方公布行政令,進一步提高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對等關稅”。我們注意到,中方已采取了相應關稅反制措施。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美東時間4月10日,美方公布行政令,進一步提高對中國產品加征的“對等關稅”。我們注意到,美方行政令公布的對中國產品加征的稅率為41%,比此前美方所稱的加征關稅稅率還高20個百分點。中方對美方肆意的單邊關稅措施堅決反對,嚴厲譴責,并已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美方肆意加征單邊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也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常識,造成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和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重沖擊和劇烈動蕩,美方對此應負全部責任。
我們注意到,在中方和其他方的壓力下,美方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這只是象征性的一小步,并未改變美方通過貿易訛詐謀取私利的本質。中方敦促美方在取消所謂“對等關稅”上邁出一大步,徹底糾正錯誤做法。
美方對華輪番加征畸高關稅已經淪為數字游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只會更加暴露出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脅迫的伎倆,并淪為笑話。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但是,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4月9日,中國政府發布《關于中美經貿關系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重申了中方關于中美經貿關系的一貫立場。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對與美方磋商持開放態度,但威脅施壓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美方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中方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中方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各種不確定因素,繼續作動蕩世界的穩定錨。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
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6號
2025年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25%。美方對華加征畸高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也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常識,完全是單邊霸凌脅迫做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4月12日起,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有關事項如下:
一、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規定的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鑒于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二、其他事項按照《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執行。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2025年4月11日
說法又變了。
在白宮舉行的最新會議上,特朗普說,如果在接下來的90天內無法與受影響國家達成協議,不排除恢復高關稅,對中國,他稱對關稅協議表示樂觀。前一天,特朗普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宣布對多國加征的關稅暫停90天,只保留10%的所謂基礎關稅。
顛來倒去,估計美國海關到現在還是懵的。
按照美媒的披露,關于下一步關稅豁免的問題,特朗普具體是這么說的:
“更多是憑直覺,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我的意思是,你幾乎不能拿筆計算。我認為這真的更多是一種直覺,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
是的,你沒有看錯,靠“直覺”!一個影響全球貿易、涉及萬億規模的決策,靠的是“直覺”。確實,能對企鵝都加關稅,稅率計算方法能讓美國經濟學家都崩潰,不靠“直覺”靠什么。
現在,特朗普最“享受”的局面,就是全球領導人來“排隊”找他,前兩天,美國官員說,超過75個國家已經聯系他們。
宣布“暫緩”關稅之后,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又趕緊出來替特朗普更新“排隊”進展:
約有15個國家已向美國提出“明確”的提議。預計未來幾周將有“相當多”的領導人前往白宮。
嚯,75個,一下子變成了15個。
不管多少個吧,這都是特朗普希望營造的,打碎全世界的多邊貿易體制,逼著全世界所有國家跟美國開展一對一的貿易談判。
兩個視角吧,說說世界的擔心。
第一個視角是美國怎么說的。
看看這幾個詞。
“拍我的馬屁”(kissing my ass)
特朗普在一場晚宴上發表的講話中,用這個詞直接羞辱了那些尋求就關稅問題與美國談判的國家。
直接翻譯他的話,能更直接感受到這個用語的粗俗:親我的屁股。這句話,是美國的一句俚語,通常用來描述某人為了討好或取悅他人而做出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的行為。
這種行為往往被視為缺乏尊嚴或原則。多數情況下,這種表達會被視為無禮或冒犯,需要慎用。但是特朗普直接在公開場合說了,還是在外交語境下。這些國家前來尋求談判,卻直接被說成:沒尊嚴!沒原則!這就是美方的姿態,毫不掩飾的傲慢。
“無法自立的國家”(ceases to exist as a viable country)
這是特朗普和鄰國加拿大談關稅時給的“評語”。
特朗普在這里用到一個詞“viable”,字面意思是可行的、有生存能力的。和“ceases to exist”搭配描述一個國家時,通常意味著該國政治、經濟或社會結構的瓦解。
結合特朗普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表述,這是赤裸裸的羞辱加威脅。
“卑劣”(stooping so low)
這是美方對鄰國反制措施的描述。“stoop”本意是彎腰俯身,在比喻意義上,常用來表示“做出不符合道德或尊嚴的行為”,“so low”則是進一步強調行為的不光彩。
你看,美國先動手,別人反擊一下,就立馬被扣上“卑劣”“沒品”的帽子。
“軟弱無能”(weak and ineffective)
這是特朗普直接甩出的人身攻擊。
“weak” 強調個人能力和領導力的不足,“ineffective”強調政策和行動的無效性,這基本就是指著鼻子罵人了。這種羞辱,有時候還是一種“服從性測試”。先從言語上霸凌你,看你是不是忍氣吞聲,你要是忍了,面對實際行為上的傾軋,你就更難反抗了。
這些用詞,在過往的外交語境下,簡直是天方夜譚。但現在,大家卻對美方這些羞辱性的表述見怪不怪了。
如果說這些還不夠直接,可以看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斯蒂芬·米蘭——美國所謂“對等”關稅設計者的話。
在前幾天一場智庫的演講上,米蘭圖窮匕見,居然堂而皇之地要求各國直接向美國財政部開支票“打錢”。
裝也不裝了。明目張膽霸凌敲詐,脅迫全世界向美國讓步。
世界更憂心的還有第二個視角,美國的行動。
舉幾個實際“談判”的例子。
第一個說說日本。
昨天,日本共同社放出消息說,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下周可能要訪問美國,談一談關稅。出發前,赤澤亮正想必一定會復習一門功課:
2月初的時候,特朗普要給全世界加鋼鋁關稅。日本作為美國重要的鋼鐵供應國之一,利益受到了威脅。怎么辦?談!
上個月,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跑到華盛頓,跟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好說歹說,強調日本企業在美國投了多少資,創造了多少就業,想著有個“互利關系”能讓美方讓步。對此,美國的表態是,我們“認可日本的貢獻”,也同意繼續磋商,但關稅,絕不讓步。
日本想,也許是給得還不夠多。于是,又拿出440億美元的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投資作為籌碼,爭取美方妥協。
但沒想到,日本的一再退讓,換來的只是美國的步步緊逼。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日本的汽車行業當場被重擊——美國可是日本汽車制造商最大的出口市場啊!去年日本賣到美國的車,占了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近三成——根據日本官方貿易數據,日本去年向美國出口了約137萬輛汽車,從金額上看,這些出口占日本對美國出口總額的28.3%。
示弱,則敵強。按理說,日本早就該銘刻于心了。
1985年,日本主動退讓,簽下了“廣場協議”,讓日元大幅升值,出口競爭力下降。后來,美國又迫使日本簽訂了半導體協議在內的各種協定。日本失落的三十年,拉開了序幕。
第二,再來說說美國的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2月初,特朗普剛上臺的時候,決定給加墨加征關稅。
一開始,加墨是想談的。墨西哥總統還專門和特朗普進行了會談,特朗普說會談“非常友好”。
但結果,特朗普還是加了稅。
于是,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做了演講,說加拿大應該“站起來抵抗那個比我們大得多的貿易伙伴”。
幾天后,加拿大開始精準反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宣布對出口到美國的電力加征25%的附加費,直接影響了美國三個州的電力供應——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和紐約州。
特朗普本來還說要讓加拿大的鋼鋁關稅翻倍。但加拿大手里的籌碼,又讓特朗普當天就撤回了關稅翻倍的決定。沒看錯,就是當天威脅,當天撤回。
好好說話美國聽不懂,亮出拳頭可能就不一樣了。
也看看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痛徹心扉的發言吧:
全球經濟的基本面今天已與昨日截然不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加拿大一直依賴的、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貿易體系——盡管并不完美,但幾十年來為我們國家帶來了繁榮——如今已告終結。我們與美國之間逐步深化融合的舊關系已經結束了。
加拿大的這番話,其他國家也可以好好聽聽。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在美國眼中,世界分三六九等,你腰桿越軟,就越不值得尊重。你低頭,他就吸血更甚。
“今日之讓,明日之難;一退再退,退無可退。”
最后,再說說中國吧。畢竟,美國現在最想接的就是中國的電話吧。
特朗普在最新的表態里稱,對美中關稅協議表示樂觀。但現在,美國給中國加的超過100%的關稅可一點沒變。
一邊給中國加關稅,一邊又開始拋出談判的橄欖枝,這恰恰說明,中國這塊最硬的鋼板超出了美國的預期。這也證明,中國的反制措施是有效的,是精準的。
現在這個階段,我們自己有幾件事看得很清楚。
現在還在“掰手腕”的階段,比拼的是耐力和定力,看誰挺得住。
美國之所以自己“打臉”,很大一個原因是關稅給美國經濟自身帶來的傷害。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目前的預測稱,美國將在2025年陷入經濟衰退;接受彭博社問卷調查的經濟學家中有92%表示,關稅增加了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耶倫等前任官員這兩天也都出來了,說關稅是“最嚴重的自我傷害”。
美國冒天下之大不韙,反對聲只會越來越多。
美國的貿易戰,本質上是對發展中國家更深層次的敲骨吸髓。現在,越來越多國家擔心美國給自己附加各種談判條件,但又無可奈何。
也有人說,終歸還是要談的。對此中方最新表態很明確,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談,不是靠脅迫出來的。
這幾天,譚主對關稅的報道很多,從評論區看,大家意見很統一,都對我們國家的戰略決策有很大的信任。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優良品格,大事面前不含糊。
美國要真想談,先要營造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氛圍,平等,相互尊重。
對我們自己來說,不管風云變幻,堅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我們的最大的底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