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報道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項目,作為中國民航局“十四五”規劃機場建設的關鍵工程,自開工以來便備受矚目。建設者們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確保各項工程節點得以順利推進,進度不斷取得新突破。記者4月3日了解到,由山西建投建工集團承建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綜合交通中心停車樓項目主體結構實現全面封頂,內外裝飾工程已進入精裝階段,項目團隊將以高標準、嚴要求推進工程建設,確保按期優質竣工。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綜合停車樓、綜合停車樓配套(軌道交通土建預留)和停車樓等工程施工項目位于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現有T2航站樓東側,規劃建設的T3航站樓北側。停車樓項目由四座停車樓兩兩成組,分列綜合交通中心東西兩側,通過坡道連廊與綜合交通中心連接,總建筑面積約13.54萬平方米。其中,P1、P2、P3停車樓均為地上三層,P4停車樓為地上三層和地下一層,總停車數3215輛。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提升機場旅客便利性及交通接駁能力,助力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
項目的建設對施工團隊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自開工以來,山西建投建工集團便堅持以前期策劃為指引,進度管控為主線,積極謀劃、精心部署,全力以赴推進建設。期間,針對項目體量大、工期緊、施工環境復雜等特點,山西建投建工集團組建專業技術團隊開展全方位施工策劃,運用BIM技術建立全專業三維模型,提前優化管線排布和結構節點設計,有效規避施工碰撞問題。采用“分區施工”模式,將四座停車樓劃分為24個施工區塊,有效縮短主體工期20天。同時,積極應用智能化建造技術,主體施工階段引入智能機器人進行混凝土澆筑及整平收面,有效提高整體面層施工質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項目建設中,施工方推廣綠色建造技術,在新修道路施工過程中使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全力打造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目前,停車樓整體建設正有序推進,P1至P4主體混凝土結構均已全面封頂,砌筑工程同步完成。內外裝飾工程進入精裝階段,幕墻系統安裝與室內墻面基層精平施工同步展開,其中P3、P4樓座率先完成干掛幕墻面板安裝及屋面防水找坡層施工。機電預埋管線與土建工程實現無縫銜接,各樓座嚴格遵循國家驗收規范完成工序報驗,施工質量全程受控,為后續按期竣工交付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