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3%;月度增速逐漸回暖,從1月份同比下降2.2%,到2月份基本持平,再到3月份增長6%,一季度中國進出口增速走出一條上揚線。
進出口規模連續8個季度超過10萬億元;一季度出口規模突破6萬億元,增速比前兩個月加快3.5個百分點至6.9%,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增長……多項數據呈現的積極變化,成為中國外貿規模增長、質量提升的有力見證。
這是2月23日拍攝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外貿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俞方平 攝)
■各類外貿經營主體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一季度,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52.9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占同期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的86.1%,進出口5.85萬億元,同比增長5.8%;外資企業數量創近3年同期新高,進出口2.99萬億元,連續4個季度實現增長。
3月11日,在位于慈溪市橫河鎮的寧波好使特電器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工人在流水線上組裝一批出口的園林工具。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主要省份挑重擔,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
一季度,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福建七大省份合計進出口7.78萬億元,持續增長趨勢,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三。中西部地區不斷發揮自身優勢,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外貿潛力進一步釋放,一季度進出口增速比全國整體增速高7.4個百分點,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同比增長17.3%,對周邊國家進出口增長7.7%。
3月21日,滿載貨物的X8489次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準備發車。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市場多元化沖出“新業績”,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
一季度,傳統市場方面,中國對德國、西班牙、英國等進出口都實現較快增長。新興市場方面,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速高于整體0.9個百分點,其中,東盟繼續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進出口同比增長7.1%,占中國整體外貿的比重提升至16.6%,對中亞五國進出口增長6.9%。
這是2月25日拍攝的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業內人士表示,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一季度進出口保持總體平穩凸顯出中國外貿的韌性和競爭力,特別是向“新”而行亮點頻出、出口市場“多點開花”等已經成為中國外貿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支撐,彰顯中國外貿活力澎湃、潛力巨大。
“當前,我國出口確實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但是‘天塌不下來’。”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深化與各方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這不僅賦能了對方發展,也增強了我們自身的韌性。
編導:房寬
記者:朱曉光、黎多江、周生斌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