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11日訊(記者李春暉)中國經濟“一季報”將于下周出爐。一季度中國經濟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復蘇態勢,擴內需等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多家市場分析機構對一季度GDP增速的預測值分布在5.1%-5.3%之間,有望順利實現“開門紅”。
市場預測一季度GDP增速在5.1%-5.3%之間
開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平穩,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繼續發力顯效,對內需形成提振。
從1-2月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等增速均快于去年全年,實現良好開局。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均在擴張區間繼續上行,說明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擴張態勢。
外需方面,雖然外部擾動加劇,但出口對一季度經濟仍然起到支撐作用。“‘搶出口’效應支撐1-2月出口韌性,預計一季度凈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在2個百分點以上。”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預計一季度GDP增速為5.3%左右。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一季度經濟或將順利實現“開門紅”。她預計一季度GDP增速為5.1%左右,超全年目標增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GDP增速預期目標為5%左右。去年全年GDP增速為5.0%。
另外,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一季度GDP增速或達到5.1%,全年可能呈現前高中低后穩的U型走勢;民生銀行研報預計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2%左右;中金公司研報預計一季度GDP增速或為5.3%左右。
綜上來看,多家分析機構對一季度GDP增速的預測值分布在5.1%-5.3%之間,均好于去年全年增速和今年全年目標。
展望二季度:宏觀調控將進入集中發力期
雖然一季度GDP大概率實現“開門紅”,但二季度仍面臨嚴峻考驗,尤其是以“對等關稅”為代表的外部擾動。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外需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我國應該加快落地各項擴內需舉措。
伍超明表示,預計二季度國內宏觀政策進入集中發力期,政策將重點聚焦“振消費、穩樓市、穩股市、促民企”等關鍵領域,通過政策協同暢通國內大循環。“預計貨幣政策重心將由一季度防風險轉向穩增長,降準先行、降息隨后,促消費結構性工具將較快出臺。”
李超認為,二季度財政支出節奏加快,存在降準落地的“窗口期”。全年來看,他預計2025年貨幣政策維持寬松基調,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預計全年降準幅度約100BP,降息約30BP。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建議,擇機降準1個百分點,可于二、三季度分別調降0.5個百分點,釋放超過2萬億元流動性;建議重啟國債公開市場買賣操作,直接向金融市場投放流動性5000億元流動性。“釋放政策調控的強信號,增強市場信心,穩住股市樓市。”
“四月份政治局會議將是增量政策出臺的重要觀測窗口。”伍超明稱。